广东助听器首页
当前位置:首页>>听力康复课堂>>详情页

分享到:

如何看待用户验配初期“听得到”却“听不懂”?

文章发布时间:2016-7-4   浏览人数:1413

验配师经常收到初次佩戴助听器用户这样的反馈:为什么我佩戴助听器后,听的效果还是不好?

首先,我们应该了解,听觉功能反应分三个层次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听到(察觉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  听清(辨别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听懂(理解)

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:听到了不一定听清,听得清就一定是听到了,听清了但不一定能听懂。
这说明,越往后的层次越需要更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活动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A是听力正常的美国人,来到中国后,A听得到中国人说话,而且也听得清楚发音,但是不能理解(听懂)谈话的内容。
助听器本质上是把患者听不到的小的声音进行放大处理,那么戴上助听器能听到声音,但不一定能听懂内容。
这样的原因是助听器只能是帮助患者听到听清,这些是可以通过调试达到理想的效果的。但是,听懂这个层次,就要看患者大脑的反应情况和言语分辨能力了。
人的声音属于复合音,由低频、中频、高频构成,人耳的毛细胞如同钢琴的琴键,能够传递不同频率不同音质的声音。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,如同一架许多琴键已严重受损的钢琴,只能听见正常言语声中的某一部分,所以就会感觉可以听到声音,但听不清在说什么。
听力损失的患者长时间没有听到很多声音,那些声音对他们来说都已经不熟悉了,特别是老年人,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减弱,和同样听力损失程度的年轻人相比,老年人的识别能力更差,听不清、听不懂的现象就更常见了。即使戴上助听器,也没办法让他立刻就跟正常人一样,必须有一个适应锻炼的过程,循序渐进才行。
听觉行为的重新建立或康复需要一个复合的、时程相对较长的生理和心理过程,而且听觉障碍的时间越长,听力康复越困难,所需时间也会越长。

     
患者的担忧常常源自对助听器认知的不全面。作为听力行业人员,我们的职责是给予相应的建议或矫正错误认知,应该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,并应给予患者足够的信心以坚持使用助听器,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助听器。
选配助听器只是患者听觉康复阶段的开始,验配师应该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,并引导患者对助听器验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逐渐的帮助他们回归到主流世界,清晰聆听!


 
 
 
自然之声官网热线电话是400-700-8595 热线电话:400-700-8595
版权所有 广西桂聆听力设备有限公司
桂ICP备16000485号-1